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金融学中的M1,M2,M3,M4都是什么?

金融学中的M1,M2,M3,M4都是什么?可以详细说一下吗?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神点评(6)

tonyduan 2020-12-9 11:35:28 显示全部楼层
金融学中的M1,M2,M3,M4都是货币层次的划分:
1、M0= 流通中的现金;
2、M1=M0+ 个人信用卡循环信用额度+ 银行借记卡活期存款+ 银行承兑汇票余额+ 企业可开列支票活期存款;
3、M2=M1+ 个人非银行卡下的活期存款+ 机关团体存款+ 农村存款;
4、M3=M2+ 企业定期存款+ 居民人民币定期储蓄存款+ 其他存款( 信托存款、委托存款、保证金存款、财政预算外存款)+ 外币( 折合人民币) 存款;
z1.jpg
5、M4=M3+ 货币市场基金份额十非银行金融机构回购协议+ 非银行企业持有的短期政府与金融债券+ 住房公积金存款.
扩展资料
主要分类
微观金融学
微观金融学,也即国际学术界通常理解的Finance,主要含公司金融、投资学和证券市场微观结构(Securities Market Microstructure)三个大的方向。微观金融学科通常设在商学院的金融系内。微观金融学是目前我国金融学界和国际学界差距最大的领域,急需改进。

宏观金融学
国际学术界通常把与微观金融学相关的宏观问题研究称为宏观金融学(Macro Finance)。我个人认为,Macro Finance 又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微观金融学的自然延伸,包括以国际资产定价理论为基础的国际证券投资和公司金融(International Asset Pricing And Corporate Finance)等等。
这类研究通常设在商学院的金融系和经济系内。第二类是国内学界以前理解的“金融学”,包括“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等专业,涵盖有关货币、银行、国际收支、金融体系稳定性、金融危机的研究。这类专业通常设在经济系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艾的民 楼主 2020-12-9 11:36:20 显示全部楼层
金融学中的M1,M2,M3,M4都是货币层次的划分。
M1=M0+个人信用卡循环信用额度+银行借记卡活期存款+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企业可开列支票活期存款。
M2=M1+个人非银行卡下的活期存款+机关团体存款+农村存款。
M3=M2+企业定期存款+居民人民币定期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信托存款、委托存款、保证金存款、财政预算外存款)+外币( 折合人民币) 存款。
M4=M3+货币市场基金份额+非银行金融机构回购协议+非银行企业持有的短期政府与金融债券+住房公积金存款。
z1.jpg
扩展资料:
货币层次注意事项:
1、m0流通性最强,一旦投入流通的先进,不易被央行控制,不宜作为调控货币供给量的手段,在金融学中的M2加上定期存款,虽然流动性较弱,但是控制性最强,适合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2、在金融学中经济低谷时,为了刺激经济而采取的扩张性货币政策,货币投放量不宜过多,以免引起通货膨胀,和短时期时滞。

3、注意外汇市场通过强迫性外汇占款对货币供应量的操纵。

4、由于m0控制性很弱,央行在投放基础货币时要十分谨慎,最好通过货币乘数调节货币供给量m2。

5、由于不同层次的货币供给形成机制不同,特性不同,调控方式也不同,因此划分货币供给层次有利于有效地管理和调控货币供应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货币分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融学(货币银行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DennisQuic 2020-12-9 11:37:19 显示全部楼层
M1,M2,M3,M4指的是货币供应量。
我国从1994 年三季度起由中国人民银行按季向社会公布货币供应量统计监测指标。参照国际通用原则,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将我国货币供应量指标分为以下五个层次: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存单等。
M4:M4=M3+其它短期流动资产。
其中,M1 是通常所说的狭义货币量,流动性较强,是国家中央银行重点调控对象。M2 是广义货币量,M2与M1的差额是准货币,流动性较弱;M3 是考虑到金融创新的现状而设立的,暂未测算。
z1.jpg
扩展资料:
货币供应量调控机制的基本因素也有三个:一是基础货币,二是超额准备金,三是货币供应量
在中央银行体制下,中央银行提供基础货币为商业银行所持倍数放大效应商业银行扣除规定的存款准备金(法定准备)后,形成了超额准备金,通过其在整个商业银行系统中的反复使用便产生倍数放大效应,使1 元的中央银行负债,经过商业银行系统的资产业务运用后,变成了几元的商业银行负债。
在商业银行系统内放大了的银行负债,与中央银行向公众提供的部分现金一起,构成了整个货币供应量,提供给非银行经济部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货币供应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ndrewpyxf 2020-12-9 11:38:09 显示全部楼层
金融学中的M1,M2,M3,M4是货币层次的划分,各国划分不同,就是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其划分方法也不一样。在我国关于货币量层次的划分,目前学术界也不统一,有主张以货币周转速度划分的,有主张以货币变现率高低划分的,也有按货币流动性划分的。
我国现行的货币层次,中央银行对货币层次的划分具有权威性,其划分方法是:
M0 =流通中现金;M1 =M0+单位活期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M2 =M1 +居民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其他存款;M3 =M2 +金融债券+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资产可以以流动性为基础进行分类,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考虑决定一项资产的流动性:变现难易和快慢;变现成本;其自身价格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如果出售价格与购买时相比有了很大变化,则即使能够以很低的交易成本很快变现的资产也不会认为流动性很强。因此,以流动性作为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应是以上3个方面的统一体。
z1.jpg
扩展资料:
1、按流动性划分:能准确地把握流通中货币的各种具体形态的运动特性或活跃程度上的区别;在掌握变现能力的基础上,把握其变现成本、自身价格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中央银行在分析经济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加强对某一层次货币的控制能力。
2、货币量层次的划分是按照货币流动性的强弱从外延上确定各个层次的货币所包括的具体内容或范围。
3、货币量层次划分,是为了把握流通中各类货币特定性质、运动规律以及它们在整个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进而探索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在结构上的依存关系和适应程度,以便中央银行进行宏观经济监测和货币政策操作。
4、由于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货币供应量逐渐取代利率而成为一些国家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因此,对货币供应量内容的约定则是货币政策执行的前提。
5、货币当局要明确到底货币量包括哪些层次,需要控制哪一层次货币以及这一层货币与其他层次货币的界限何在,如果没有明确层次划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就很难实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艾的民 楼主 2020-12-9 11:38:16 显示全部楼层
M0、M1、M2、M3都是用来反映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指标。
狭义的货币M1,是指流通中的现金加银行的活期存款,这里的活期存款仅指企业的活期存款;定义较宽些的货币M2,则是指M1再加上居民储蓄存款和企业定期存款;广义货币供应量M3,是一国货币供应总量。
M1反映着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M2同时反映现实和潜在购买力。若M1增速较快,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若M2增速较快,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
z1.jpg
扩展资料
货币供应量的作用:

1. 货币供应量的内涵和外延
根据传统的定义,货币供应量包括现金和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在现代的意义上,货币供应量是一个国家某一时点上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所持有的货币和执行货币职能的金融资产的总和。从统计上看,货币供应量包括中央银行的现金发行和金融机构的负债项目。
2.决定货币供应量的主要因素
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是决定货币供给的主体:传统和现代货币理论有的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有的认为是内生变量。但是大多数经济学家承认,货币供应量并不仅仅取决于中央银行的意愿和决策,也取决于作为货币需求者的大量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的行为决策,货币供应量主要是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共同创造出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M3货币供应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艾的民 楼主 2020-12-9 11:38:47 显示全部楼层
金融学中的M1,M2,M3,M4是货币层次的划分,各国划分不同,就是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其划分方法也不一样。在我国关于货币量层次的划分,目前学术界也不统一,有主张以货币周转速度划分的,有主张以货币变现率高低划分的,也有按货币流动性划分的。
我国现行的货币层次,中央银行对货币层次的划分具有权威性,其划分方法是:
M0 =流通中现金;M1 =M0+单位活期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M2 =M1 +居民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其他存款;M3 =M2 +金融债券+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资产可以以流动性为基础进行分类,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考虑决定一项资产的流动性:变现难易和快慢;变现成本;其自身价格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如果出售价格与购买时相比有了很大变化,则即使能够以很低的交易成本很快变现的资产也不会认为流动性很强。因此,以流动性作为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应是以上3个方面的统一体。
z1.jpg
扩展资料

按流动性划分:能准确地把握流通中货币的各种具体形态的运动特性或活跃程度上的区别;在掌握变现能力的基础上,把握其变现成本、自身价格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中央银行在分析经济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加强对某一层次货币的控制能力。
货币量层次的划分是按照货币流动性的强弱从外延上确定各个层次的货币所包括的具体内容或范围。
货币量层次划分,是为了把握流通中各类货币特定性质、运动规律以及它们在整个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进而探索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在结构上的依存关系和适应程度,以便中央银行进行宏观经济监测和货币政策操作。
由于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货币供应量逐渐取代利率而成为一些国家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因此,对货币供应量内容的约定则是货币政策执行的前提。
货币当局要明确到底货币量包括哪些层次,需要控制哪一层次货币以及这一层货币与其他层次货币的界限何在,如果没有明确层次划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就很难实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货币量层次划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说点什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HOT • 推荐